为什么我每天去按摩

深圳电影票网

读屏时代,我和我的手机,一刻也不能分割,无论我走到哪里,都在相互折磨。

但我们,本性还是温和,纵使手机诱发了肢体僵化,颈、腰、背、腿故障多多,我们也完全没有一棍子打死所有手机,而总是愿意先换一个新的试试。

给手机一个机会,给自己一个机会,也给按摩店们一个机会。

当然,给按摩店机会的,从来不止手机。还有我们的电脑、熬夜、死宅、996的“福报”……多种多样,百舸争流。

“服老”分水岭

新的人生阶段,是从主动走进按摩店这一天开始的。

世间大多数物品都有档次之分。同样是按摩场所,名字和位置却差别巨大,从居民楼里的按摩店,到CBD的皇家宫廷SPA,这之间长长的一段路,几乎是从翠花走到Monica的距离。

但如果享受的本质只是快乐,那么酸痛的肌肉一定比眼睛更认识路。

普通按摩店去得,皇家SPA也去得,在“治病救人”面前,并不需要有什么档次的陈见。

就在此刻,你看着屏幕的这一刻,全中国不同城市的很多个不同角落里,宽敞或是逼仄的房间,都会有这样的场景。

一张脸,从按摩床唯一的小空洞里透出来,对视着地板。

一个个年轻人趴在那里,按摩师就站在床侧。

她的手,从你的肩颈经络顺流而下,一寸一压,和肌肉里最酸痛的那一块相遇了,“嗷!痛啊。”

痛,是每一个按摩店的主题,“以痛止痛”,则是这里颠扑不破的真理。

最好的痛,要在猛烈中带有一点点的酸、胀、麻,要像暴雨砸碎湖面后带来的微风,像大风拔起大树后回荡着的古钟,要在上一秒痛得你腾一下起来想锤爆按摩师的狗头,下一秒爽得脚趾头勾一勾。

但按摩床总是这么神奇,再痛,你也不会逃离,而要在冥冥中与按摩师博弈,鼓励她不惜力,又要不过分用力,在固定时长内最大程度地精准服务于自己的劳损肌肉组织,或者用她们的神秘话语,“化开你的结节”。

躺上按摩床,就是一座分水岭,是一个90后从此开始“服老”的证据。它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,与年龄无关,更多的是关乎身体状况和心态。

你得明白,“腰酸背痛”不过夜的年纪,是彻底过去了。

于是,“推拿拨罐留坨痧”,也已经和“枸杞热水保温杯”“收藏进口保健品”一道,成为了惨遭网友调侃的90后新“三大件”。

奇怪,在这样的调侃声中,无论是热衷聊按摩,还是真的去按摩,都逐渐成为了一项90后们热衷的社交活动。

“服老”却不老

“忘了手机”,是90后给予按摩床的基本尊重。

但和手机相伴太久,人类总是有些麻木。即使躺在按摩床上,也不常去想按摩店里的事情,人们想的多是自己,自己的生活。

我为什么来按摩?

过去的人按摩吗?

小时候的按摩记忆走上心头。

我给爸爸捶过背。他是肾结石患者,年轻的时候就说自己腰痛,常常在晚饭前招呼我给他捶腰,最开始的时候嫌我力气小,叫我站在他背上用脚丫子挪,长大一点撑不住,我用单脚揉,后来就坐在床边规规矩矩双手给他捶,捶到妈妈说开饭。

但中间十几年的按摩记忆消失了,我或许零零碎碎又给他捶过一两回。

再一次昨日重现,是上一个小长假,我拖着一副新媒体工作者的标配疲惫躯体回到家,他看不过去,主动提出要帮我按摩。

他趁机展现了自己这些年从按摩店里偷学的手艺,我大吃一惊,真心实意夸了他,就像小时候他夸我一样。

“大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按摩?”小时候不理解的事情,如今不用再解释了。只是非得等到自己也成为按摩爱好者的这一天,才终于对他们曾经的疲惫,具有了共情力。

如此一说,按摩确实是一件很有历史渊源的活动了。

武术有跌打,中医有推拿,家庭有捶背,80后爱沐足,90后去按摩。说来失敬,说完吃惊,小小按摩,竟是如此有行有效,好像串起了不同的时代。

设想一个场景,时空穿越10年,沐足80后和按摩90后相遇了,80后们看着90后那似曾相识的叛逆脸庞,刚染上的沧桑,还有T恤没藏住的脖子上拔火罐一坨痧,心里会怎么想?

“太阳底下无新事。”

只是十年前还没有智能手机,那时候年轻人累,主要累脚。如今的人们被手机围困,许多年轻人的工作也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,“坐着玩电脑,累什么啊?”累,精神之累。整个身体除了脚,全都累。

80后的苦恼是奔波,90后的苦恼是僵着,看似不同,到了按摩店面前又一脉相承了。

但累,本来是大家共同的事,不止是年轻人。

只是年纪稍微再大一点,心里面觉得累,脸上也看得出来累,内外一致,人们就觉得这种累也累得正常,没有什么好多说的。

但年轻人,正是年富力强,正是叛逆光鲜,竟然也被按摩店收割了,不显眼是不可能的。

眼皮底下的秘密

“为什么亲妈都不能叫你放下手机,按摩师却可以?”

她为你按摩了那么多天,你对她终于有了一丝好奇。

当你好奇她,注视她,她就为你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,门后是按摩师们的故事,说也说不完。

我的同事曾经看过那样一个场景,在一个装潢高端的SPA会馆里,墙上挂着按摩师们的介绍,后缀都是“专家”。而一位啤酒肚的中年熟客,往按摩床上一仰,就叫“专家”给他脱鞋。

空气中飘着尴尬,折射出按摩行业的微妙、窘迫之处。

按理说,民生新闻里总有一些可怕的按摩事故,聪明的消费者该要善待自己的按摩师。

而正规的按摩师们也应当具备真正专业的理疗技能,不必过多去做本职范围之外的事。

但生活总是充满意外,大多数按摩师们,即使具备了专业技能,也很难得到社会普遍的职业尊重。

一部分按摩店的解决办法十分直接,只有女员工,只接女客。

另一部分按摩店的解决办法则市场化一些,包装自己,通过一些正式到有些不恰当的称谓,比如SPA会馆里的“专家”,美容店的“医师”,自主提升社会地位,对缺乏尊重、信任的消费者迎头震慑一番。

而大部分的按摩师们,名字都很朴素,就叫“技师”。

在一些盲人按摩店里,按摩“技师”们甚至朴素到无名,大家彼此称呼编号。你是七号,我是十二。

“十二,你今天上了几个钟?”

但按摩店里大部分的技师们,都认为自己是治疗师,不是普通的按摩师。

所以她们习惯一边富有节奏地在你背上揉搓,柔中带刚,一边热心地批评你的生活方式。

你日夜颠倒,你久坐久站,你逆天而行。

温热、敏锐、熟稔的气氛在按摩店里萦绕开来。

一位给我按摩的女孩告诉我,她很瘦,但吃得很多。她们是城市里漂亮的体力劳动者。

按摩技师们职业病的第一名,就是颈椎病,第二名是腰间盘突出。因为按摩的时候,她们要一直站着,低着头,一天七八个小时。

严重的人,有时候其实比自己治疗的客人更严重。

一问年龄,她说自己是1997年生的,但已经工作四五年。她的同事里有比她更年轻的。

当她们不想读书,也不想去工厂时,按摩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虽然每天在逼仄的空间里等待客人的到来,但她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梦:日后要开一家自己的店。

这些故事说来普通,但若从没人问过,就成了秘密。

我们的城市里,这样的生计很多,眼皮子底下放着的秘密也很多。这是属于长大后的我们的一种生活境地,渺小,怀抱希望,在城市里飘荡。

“我们去按摩,他们来按摩”——这就说明,我们都长大了,有自己的成年生活,为之所累着,也为之“痛并快乐着”。

本文由 深圳桑拿_深圳按摩_深圳推油_骨场 作者:推油网 发表,其版权均为 深圳桑拿_深圳按摩_深圳推油_骨场 所有,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 深圳桑拿_深圳按摩_深圳推油_骨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。如需转载,请注明文章来源。
深圳电影票网

发表评论